中國銀行業正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壓力,面對挑戰,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來支持銀行資本穩定,包括實施 2,351 億元的 7 天期逆回購操作並降息 0.1%、以及 2,000 億元的中期借貸便利操作(MLF)。
(前情提要:
300兆元債務未爆彈,中國地方政府撒錢換來的繁榮能維持多久?
)
(背景補充:
中國傳出「退薪潮」擴及公募基金員工,須繳回高薪溢額、響應共同富裕
)
本文目錄
2,351 億 7 天期逆回購,降息 0.1%
2,000 億 MLF,降息 0.2%
中國金融業流動性不足
中國經濟在 2024 年上半年持續顯示出增長放緩的趨勢,第二季成長率降至 4.7%,低於預期的 5.1%。儘管上半年 GDP 增長達 5.0%,但面對房地產市場崩盤和消費者支出減少的挑戰,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。
對於中國政府提出的改革措施,專家對其效果也持懷疑態度,並擔心國內外部環境可能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。
今日據工商時報
報導
,中國人民銀行(簡稱人行,是中國的中央銀行)再祭出振興經濟措施,公布了幾項操作來釋放資金,以確保月底銀行系統有足夠的流動資金。
首先,他們進行了 2,351 億人民幣的 7 天期逆回購操作,利率從之前的 1.8% 下調至 1.7%。這次調整不僅是新政策利率體系下的首次降息,也將 7 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和數量招標,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市場利率。這意味著銀行可以以更低的利率向中央銀行借錢,期限為 7 天。
當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(LPR)和常備借貸便利(SLF)均跟隨同步降息 0.1%。
同時,人民銀行還進行了 2,000 億元的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操作(MLF),也就是長一些的借款,利率從之前的 2.5% 下調到 2.3%,足足降息了 20 個基點。這些措施加起來,人行實際上單日向市場淨投放了 3,861 億人民幣(2,351億+2,000億-25 日逆回購到期的 490 億)。
中期借貸便利(MLF)是中國人民銀行於 2014 年 9 月推出的一項貨幣政策工具,旨在提供中期基礎貨幣支持。這一工具主要服務於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金融機構,如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。MLF 操作通過招標方式進行,金融機構需提供優質債券如國債或央行票據作為抵押品,由央行提供資金,以調節金融機構中期融資成本,支持低成本貸款的提供,
目的在於「間接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
。
除此之外,為了增強銀行永續債的流動性,也就是讓銀行更容易出售這種用來補充資本的債券,人行進行了 50 億人民幣的央行票據互換(CBS)操作,這可以幫助銀行將持有的票據換成現金,期限是 3 個月,針對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進行固定費率數量招標,費率非常低,只有 0.1%。
總的來說,這些措施都是中國中央銀行為了確保銀行系統流動性充足、支持銀行資本穩定所採取的措施。而透過降低銀行的借款利率和提供流動性支持,是否能「間接地」刺激中國的經濟活動,還有待時間觀察。
目前,中國銀行業正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壓力。多種因素導致了這些問題,其中包括未完工房地產項目的持續影響,這些俗稱為「爛尾樓」的項目為銀行留下了大量的不良貸款,進一步導致資金提取困難。
延伸閱讀:
買到爛尾樓有多絕望?中國網友分享血淚:才懂社會多黑暗
為了應對這一危機,中國金融業近期傳出限薪、降薪、退薪等規定,包括對國有金融機構設定最高年薪 300 萬人民幣限制及追回已發放的獎金和薪資,累積追討金額將近
1 億人民幣
(約台幣 4.52 億)。
在此背景下,人行今日的最新政策旨在緩解金融系統的流動性緊張狀況,以穩定金融市場並支持經濟運行。
延伸閱讀:
中國傳出「退薪潮」擴及公募基金員工,須繳回高薪溢額、響應共同富裕
相關報導
中國傳出「退薪潮」擴及公募基金員工,須繳回高薪溢額、響應共同富裕
拯救地方財政黑洞》中國首次發行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,總規模達1兆人民幣
批評中國比特幣挖礦禁令「讓美國笑呵呵」,港科大副校長:香港web3須改革官僚主義